從 BOT 到國安一期入住:我親歷的台中社會住宅十年轉向

最後更新時間: 2025 年 10 月 13 日

近幾年,「社會住宅」已經成為城市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環。

許多人看到的是一棟棟新落成的住宅大樓、抽籤申請的新聞,但對我來說,這是一條從政策理想,到市場碰壁、社會氛圍轉變,再到真正落地實踐的漫長路。

2025 年 9 月底,台中西屯的「國安一期社會住宅」正式開放入住,對外界而言是新案啟用,對我來說,則是從 2016 年主持惠來厝 BOT 案以來,一段十年轉向的完整見證。

一、國安一期入住:十年轉向的落地時刻

2025 年的國安一期,是台中社宅政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。
這個基地共規劃 500 戶,包含一房、二房、三房、共居以及創業房型。開放申請時吸引了 3,225 件申請案,中籤率僅約 2.4%,可見市場的關注與熱度。

但讓這個基地特別的,不只是規模,而是它所代表的「政策成果」:
👉 從 2016 年的惠來厝 BOT 流標,到如今政府自建、創新房型落地,整整十年,社宅政策的方向真正成熟了。

二、2016:惠來厝 BOT 案的理想與碰壁

故事的起點,是 2016 年的「惠來厝段社會住宅 BOT 案」。
當時我擔任這個案子的計畫主持人,政府的想法很單純:
👉 透過 BOT(Build–Operate–Transfer)模式,讓建商負責蓋、負責營運,政府最後收回,藉此減輕財務負擔、加快供給速度。

理論上,這是一條快速又聰明的路。
但現實很快潑了冷水👇

  • 建築成本與人工持續上漲
  • 租金受政策限制,投資報酬太低
  • 建商必須同時承擔資金、興建與營運風險

最後的結果,就是連標幾次都沒人來接,惠來厝 BOT 案一再流標。
這是我第一次,親眼看到「理想模型」碰上市場現實的落差。

三、除了財務問題,更大的阻力來自「觀感」

當年推案時,其實還有一個不容易被寫進報告的難題:周邊居民的觀感

一聽到「社會住宅」,有些居民立刻擔心:「會不會拉低房價?」「治安會不會變差?」這些反應在當時非常真實,也讓政策推進除了要解財務題,更得面對社會氛圍的摩擦。

也因此,後來的社宅設計與政策溝通,開始更重視:

  • 建築外觀與周邊社區的融合
  • 管理維運的專業化與透明度
  • 對外強調社宅是「多元混居」,不是弱勢安置

這些細節,奠定了後來民眾態度轉變的重要基礎。

四、政策轉向:從「等建商」到「政府自己蓋」

BOT 流標並不代表政策跳票,反而是迫使政府必須正面調整方向。
台中的社宅政策從那時候開始,正式走向「政府自辦自建」。

以惠來厝為例,市府後來調整預算、自行發包、自己蓋房子,也不再依賴 BOT 模式。這個轉向雖然需要更多時間與資源,但它讓政策真正掌握了執行的主導權,也為後續各基地的推動鋪下了路。

五、國安一期:創業房型+共居的新局

國安一期不只是「政府自己蓋」的成果,更是一場社宅政策的創新實驗。

🏪 創業房型:前店後住的新嘗試

這是全台社宅首創的房型,一樓是約 6 坪的櫥窗店面,樓上是 11–15 坪的後住空間(含公設),配有基本傢俱、獨立衛浴與陽台。
首年租金只要 9,100 元起,針對想創業的青年設計「住店合一」的低門檻空間,一開放申請就吸引超過四倍人潮。

基地一樓三間店面與一間商場也已完成招標,未來將有超商、藥妝與診所進駐,形成一個小型社區商圈。

👯 共居房型:新的生活實驗

國安一期同時也是台中第三次推動共居計畫,釋出 66 戶開放組隊入住,希望打造出新型態的青年社群生活。

六、十年的轉向,我在現場

從 2016 年的惠來厝 BOT 案,到 2025 年國安一期入住,我見證了一條從「理想 → 碰壁 → 轉向 → 落地」的政策之路。

BOT 並不是錯,只是當時的市場與制度還沒準備好;
政策也不是跳票,而是繞了個彎,走出了屬於台中的路。

截至目前,台中市由市府自建與民間回饋的社宅總量,已突破 1 萬戶(10,231 戶)。這不只是數字,而是一座城市逐漸實現居住正義的軌跡。


小結:這十年的三個關鍵字

  1. 理想與現實的碰撞:BOT 揭開政策的第一章
  2. 政策與社會的對話:從居民觀感到制度調整
  3. 從模式轉向到創新實踐:政府自建+創業共居,讓社宅成為城市新引擎

結語 & CTA:
這十年,我從一個計劃主持人,變成一個見證者,也是一個參與者。
社會住宅的發展,從來不是一蹴可幾,它牽涉政策、財務、市場、社會氛圍與生活想像的交織。如果你對社宅政策、地方治理、或城市發展有興趣,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想法👇
也別忘了訂閱我的電子報/追蹤部落格,未來我會繼續分享更多第一線的觀察與實戰經驗。

✅ 官網網站:https://strategywithyun.com/

✉️ 免費訂閱電子報:https://strategywithyun.kit.com/ea68732ead

個人頭像照片
chiangyayun@gmail.com
文章: 1
訂閱
通知關於
guest

0 留言
回饋意見
查看所有留言
本文目錄